第二十章
作者:吃两碗      更新:2024-09-24 11:48      字数:3136
  自皇帝开始命人重查当年之事,皇后慕容琏的病情就渐渐好转,如今世道乱了,边陲内廷都是一团糟,这也算是一件让楼名舒心的好消息。

  自除夕以来,楼名每日都留宿在皇后宫中,不过只是坐在外厅,但皇后宫中宫人口风都严,因此外人也只看到了“皇帝留宿皇后宫中”这件事。这宫里许久没有这么惊异的消息了,虽然瘟疫的形式依然严峻可怎么严峻的形势都无法泯灭众人的八卦之心。

  一时间深宫之内各种有关“帝后重归和睦”的传言铺天盖地。

  楼名后宫妃嫔不多,苏妍死后他又专宠杨氏,因此这传言一出,各位独守空房的妃嫔多是一种“喜大普奔”看戏不嫌弃事儿多的心情,甚至亲自上阵推波助澜。

  杨氏如今也算是乐极生悲,前几天还是娘家在前线胜仗连连,她母凭子贵又宠冠六宫要多风光有多风光,这几日,前线吃了败仗她父亲又带着她儿子弃兵而逃,皇帝也似乎厌倦了她,杨妃日日往书房跑,楼名日日不见。

  杨妃宫中如今也没什么人去了。

  杨妃那善妒的心性,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气的,不过有气归有气,心中自然也是有心虚的。

  当年她入宫,因为与苏妍小时候便相识,苏妍待人向来真诚,借着这一点她到得了不少好处,那时苏妍与皇帝因政见不合生了间隙,她便趁虚而入,成为了这宫中除了苏妍最受宠的女子。后来她见时机到了便使了小手段,让苏妍因秽乱宫中获罪,本身杨氏以为那一件事最多会造成苏妍失宠,让她没想到的是,苏妍那个蠢女人坚持心证,不为自己辩解一分,皇帝气急竟然一杯毒酒将苏妍赐死在了蒹葭宫。

  苏妍死的那一日,杨氏拼了命的闯进蒹葭宫,在楼名来之前见到了苏妍的尸体。

  苏妍死时的模样平静极了,皇帝终究是怜惜她的,那毒酒据说喝了便如睡着一般没有任何痛苦。

  杨氏抱着苏妍的尸体痛哭,那时杨氏年纪尚小,带着小女孩的纯真,声泪俱下哭的侍卫都于心不忍。

  楼名在杨氏之后赶来也看到了这一幕。

  世人连同楼名都以为杨氏是在哭苏妍,只有杨氏知道她不是在哭她是在笑。

  那时的高兴只能用痛苦来宣泄。

  杨氏一直都很聪明,他从来没有想过代替苏妍在楼名心上挣得一席之位,她要的就是让楼名心上永远住着的那个人离开这个人世。从此之后在帝王眼里便没有什么人是特别的不可舍弃的了。

  只有这样她才能向上爬才能赢。

  真心值几个钱,她要的从来就是最高的那个位置,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千万人只能仰视她只能跪拜她。

  也是因为苏妍的死,因为她同苏妍的那一丁点关系,她在楼名心中便会成为那个有些特殊的存在。

  杨氏心里也清楚,她之所以能宠冠六宫,除了杨家的家世外,再有的就是这么一点她和苏妍的羁绊,或许连楼名自己都不知道,他在看她时眼里总会出现那个人。

  所以当慕容琏进宫的时候,杨氏真的很害怕,因为这个女人和苏妍的羁绊更深,与楼名的相识也更早,那些日子杨氏日日做着失宠的梦,不过好在后来她有了楼睿,而慕容琏对楼名一直是冷硬的拒绝态度,她所害怕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杨氏也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彭旁推测敲地试探慕容琏的态度,结果那个女人对那些微小的冒犯从来都是一种超然的不予理睬的态度,再后来索性一心求禅呆在常年呆在宫外不回来了。

  于是杨氏变本加厉,从此这宫中只知贵妃不知皇后,可就算是这样杨氏也不能分毫撼动慕容琏的后位。

  以关陇慕容氏嫡长女的身份居后位,要么慕容琏死要么慕容家亡,不然这大佑皇后的位置就不可能易主。

  杨氏一直是嫉狠慕容琏的,嫉恨她可以轻而易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今,皇帝连日留宿慕容琏宫中,慕容琏的态度尚未可知,然皇帝已经如此直白的表明了亲近,杨氏害怕了起来,她不仅是害怕自己的失宠,她更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这金宫之上笼罩着阴影。

  杨氏觉得自己是该做些什么了。

  正月初十,杨氏去长依宫中拜访皇后。

  皇后病情的好转就像是一个开端,从皇后宫中开始那些感染瘟疫的人病情都慢慢好了起来。

  楼名看在眼里自知是应了孙泽的那些话。

  慕容琏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她在正厅里捡了杨氏。

  杨氏带来个食盒说是自己亲手做的点心。

  “也不知道姐姐喜欢什么所以都做了些。”杨妃揭开食盒将点心拿出来。

  慕容琏拿着本传奇小说在看,眼睛都没有抬,只是动了动手指。

  慕容琏身边的大宫女便去制止了杨氏的动作,将那个食盒拿了过来。

  “我家娘娘不喜欢吃甜的。贵妃的心意娘娘收下了,您今日身上的熏香我们家娘娘也不喜欢,还是请您先回吧。”

  慕容琏身边的这个大宫女,是从小就跟着她的,从慕容家带进了宫里,慕容家的家奴脾气自然是大,有着慕容琏撑腰倒不是十分把杨氏看在眼里。

  杨氏心中一梗,这算是她与慕容琏第一次正面接触,她知道慕容琏高傲,却没想到竟然如此的给面子,怎么说她也是这宫里的贵妃呀。

  “既然姐姐不舒服那我便先回去了。”杨妃忍着内心的暴怒仍然笑着说,礼数周全,显得慕容琏十分蛮横。

  “贵妃走好,本宫不送了。”慕容琏才放下手中的书看了杨氏一眼,“贵妃今后最好还是不要来本宫这里了。”

  “姐姐这话是什么意思。”杨氏何时受过这种气。

  “贵妃知道为什么这宫里到处都是染病的人却独你一处无人患病么?”慕容琏垂眸轻笑,“因为阿妍同我说,她不想贵妃就这么轻易的死去。”

  “贵妃身上有阿妍的血本宫自然不想见你,当然将死之人也是少见为妙,不是么?”

  说到此处慕容琏太受,美目中透露出的嗜血与冰冷,将杨妃惊得心头一颤,一时间不知作何回复,下意识的告辞离开了皇后所居的长依宫。

  那一日中午,午睡时,贵妃做了一个噩梦,梦中有一女子红衣长发,脸上盖着白巾,可杨氏就是知道她在对自己笑。

  ——十年来,杨氏第一次梦到了苏妍。

  晚膳时楼名突然来到杨氏宫中,杨氏心头欣喜梳洗打扮一番,却只换来楼名一句责怪。

  “她不爱见你,你就少去招惹她,别让自己太招人厌。”

  楼名说完就走了当夜依旧留宿长依宫,而他所说的“她”自然是皇后慕容琏了。

  正月十二,派去与北夷谈判的使臣传回来消息。

  那奏折上写着北夷人的十三条条件,每一条都足以让大佑蒙羞,其中最让楼名和满朝文武气氛的是,北夷要求大佑割北疆幽冀二郡给北夷。

  幽冀二郡是边陲重镇,先不说割地给北夷在大佑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单是这两郡若是落到了北夷手里,那就相当于帮北夷扫除了一半踏平大佑的障碍,这是绝不允许的。

  可是北夷人的态度十分强硬,这是十三条有一条不成这和谈就不可能继续下去,谈判失败就是继续打,若是继续打帝京沦陷也是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

  再说了,如今的大佑朝堂之上也是找不到一个敢带兵的人。

  “我大佑真的就无将可出了么?”楼名自嘲地笑了一声。

  楼名看着殿下群臣低头沉默,心中突然生出一种末路的苍凉感。

  “犯我大佑者,虽远必诛。”沙哑的,年轻的,分辨不出性别的声音突然传来。

  有人穿着银甲缓步走上这大佑的朝堂。

  大殿外早晨的阳光,耀眼有力,度在那人的银甲上,像是加冕的金光。

  来人神行娇小,却有着沙场上征战多年的人才有的那股子气势。

  楼名眯着眼睛,看着逆光走来的人,他带着银色的面具,露出秀气稚嫩的下巴。

  “父皇,北疆一战,儿臣愿往。”

  那人跪下,银甲相互碰撞传来清脆的声音。

  楼名突然觉得心上被什么震了一下。

  这殿下身穿银甲,跪地请战的人是他的孩子。

  那个被他一直刻意忽视的孩子。

  是他和苏妍唯一的孩子。

  楼名突然想摘下那个面具好好地看看楼瞾。

  他甚至不记得楼瞾是像苏妍多一些还是像自己多一些。

  他派去查苏妍当年事的人已经有消息陆续传来,虽然真相尚不明晰,但已经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出苏妍当年确实是喊冤而死。

  楼名从来没有过像如今这般地希望楼瞾最好是像苏妍多一些。

  “你……为何带着面具。”楼名未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问出了这一句。

  “父皇曾有言此生不与儿臣相见,儿臣不孝贸然出现在这朝堂之上,带着面具想来也不算是与父皇相见,父皇便不必失言了。”鹿宁低头恭敬道。

  鹿宁这话故意说得不够圆滑,故意在话中隐藏了责怪皇帝的意思,就像是被父母训斥的小孩,心里总要有些不服气有些委屈。

  楼名如今将这有些冒犯的话听在耳朵里没有丝毫刺耳的感觉,那一瞬间在心里他从皇帝的位置走了下来变成了一位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