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防洪一线
作者:青涩小苹果      更新:2024-10-03 18:47      字数:2008
  二道河乡。

  借着皎洁的月光,站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堤坝上。

  大堤的左侧是波光粼粼的水面,这是一条紧连着大江大湖的河段。

  而在大堤的右侧则是一望无际的稻田。

  堤坝上。

  萧林升点了根烟,迎面吹着晚风。

  空气里散发着极为浓郁的死鱼死虾腐烂后散发出来的腥味。

  耳侧的蛙声和虫唱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仲夏夜奏响了一支交响曲。

  如果是在寻常时节,这种画面自然是唯美的味道更多一些。

  但是此刻,萧林升却毫无心思欣赏这种夜色。

  此时他内心很平和,但是平静的表情下面却略显得有些焦虑。

  从7月初到如今的8月初,他来二道河大堤参加防汛工作已经足足一个月有余了。

  百货公司那边。

  经过半个多月的反复讨论和研究,公司股份制改革的落实方案早就已经敲定,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当中。

  因为有汛期值班的任务,所以他也只能把坐镇百货公司的工作暂时交给了副经理冯向阳负责。

  不过很多大的问题仍然需要他这个公司法人和董事长亲自拍板决定,所以这一个月的时间,萧林升几乎一直是在县城和二道河乡之间来回跑。

  好在年轻身体扛得住,除了疲劳一些萧林升倒是没有其他不适的感觉,但是原本白皙的皮肤现在基本上已经晒得黝黑黝黑的。

  尤其是脸上,脖子,以及手臂上,毫不夸张地说起码掉了两层皮。

  实际上。

  像这种在大堤上值夜班的事情,按理说是轮不到他头上的,毕竟他好歹也是一个县委办副主任,自然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

  问题就在于汛情太可怕,别说是他,就连负责二道河乡大堤的副县长熊文斌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都跑了五六趟二道河大堤。

  连熊文斌都如此,他这个副手自然也逃不掉。

  而这一个月的时间,大大小小的汛情已经连着爆发了好几次,其中最惊险的一次就是在前几天,也就是进入八月第一天的时候。

  因为连日暴雨,不断逼近甚至超过警戒线的水位直接导致南江这边,包括东江市和安山市在内的两段河堤告急,原本萧林升甚至已经做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准备。

  最后还是隔壁江北省靠近南江这一段的大堤溃堤这才缓解了灾情,不过五泉县这边虽然逃过一劫,但是江北那边受灾就极为严重了。

  溃堤的当天,据说国家防总调动了超过数千名军警抢险,在抢险的过程中更是有足足近20余人被洪水冲走下落不明。

  对于整个防洪工作而言,这个消息无疑是雪上加伤,连带着五泉县这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副县长熊文斌更是连续数日坐镇大堤指挥,一直到今天上午才回县里处理其他的事情。

  现在大堤上值班的只剩下萧林升和申忠伟两个干部,另外就是当地的青壮劳力。

  “申老哥,我看这几天形势不容乐观啊。”

  看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水面。

  萧林升狠狠地吸了两口烟,随即对身侧的二道河乡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申忠伟说道。

  而在他身侧。

  紧跟着的则是百货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副主任李野。

  其实原本李野是不用过来的。

  但是因为萧林升跟县里联系不便,为了防止公司那边有紧急的情况出现,所以李野只好骑着摩托车来回跑。

  这家伙今天估计是累得够呛,下午所幸就没有回城里,而是留在大堤上跟着萧林升一起值夜班。

  申忠伟是前段时间谢明武调任二道河乡之后才兼任了乡党委副书记,如今在二道河乡是稳稳当当的三把手。

  这一次萧林升跟着熊文斌来二道河乡守大堤,原本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是要出面来一个人。

  但是谢明武作为乡党委书记,需要坐镇乡政府。

  而乡长沈燕因为前任常务副县长舒一兵的原因跟萧林升之间有过节,自然不愿意淌混水。

  所以在申忠伟主动提议自己去守大堤之后,这两位自然是顺水推舟就答应了。

  结果在大堤上经受风吹日晒蚊虫叮咬的自然就变成了萧林升跟申忠伟。

  此刻。

  听到萧林升的话,申忠伟泛黄的脸色同样显得十分凝重。

  “确实不容乐观,现在上游的暴雨一直不停,从7月初出现第一次洪峰以来,已经连着爆发了三次堪称历史高位的洪峰,决堤更是多达数处。”

  “我们五泉这边也就是运气好,比汉江那边多坚持了几个小时,否则前几天恐怕也保不住大堤。”

  “我这几天一直都在关注防总的消息和天气预报,按照目前的趋势,第四次洪峰估计马上就会到,到时候我们这里能不能坚持得住,就全看隔壁的西江了。”

  “隔壁西江的黄阳大堤要是坚持不住的话,洪水来袭首当其冲就是我们这里和东江市,东江倒还好一些,地势高,只有黄江容易被淹,但是我们这里的地势比黄江还要低,一旦黄阳大堤告破,到时候我们这里百分之百拦不住。”

  大堤上。

  萧林升闻言也没说话。

  因为申忠伟现在是在推测。

  但是他却清晰地记得黄阳大堤确实是没守住,不仅仅如此,黄阳大堤决口也会成为98年抗洪最为残酷的一幕,甚至连防总指挥都亲临一线坐镇,而整个堵缺的时间更是持续了将近一个礼拜左右。

  后面缺口固然是堵住了,但是以决口为中心的整个黄阳,以及南江的东江,安山两地在数日之间也变成了一片泽国。

  正是因为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他根本就不敢掉以轻心,仍然坚持每天晚上都亲自到大堤上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值班。

  虽然用李野的话来说,他这是闲的蛋疼自找苦吃。

  但是萧林升自己清楚。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在险情爆发的第一时间通知乡里和县里组织人手过来堵缺口。

  老话说得好,水火无情。

  相比于赌概率。

  萧林升无疑更相信自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