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双喜临门啊!
作者:抓到你了      更新:2024-10-05 02:34      字数:2345
  比如。

  夫人来信,询问今年的举荐名额怎么分配……

  举荐……

  这玩意儿实打实的福利。

  如今朝堂吸纳人才的手段,属于科举和九品中正制并行。

  当然,如今也算是九品中正制的尾巴阶段,也不用当婊子立牌坊,费力吧啦搞什么家世、道德、才能大比拼……单纯就是,我的子侄,或者是我觉得哪个小子有才,打算把他吸收入我的团体,延续家族的政治生命。

  这玩意儿其实朝堂也有明文规定,什么档次有多少举荐名额。

  而且,也不像以前,家世牛逼,你哪怕是草包,起步也得是五六品……

  如今,从大方向看,也就是和科举出来的士子,大家公平竞争。

  问题来了。

  要是公平竞争的过,那踏马早就去参加科举了。

  再说,你举荐人才,别人也举荐人才,你的人才还在别人的地盘当官,别人凭什么帮你的人才进步?

  总得来看,这玩意很复杂,涉及到世家、高官和皇权的博弈。

  大家要的结果就是,摆在皇帝面前能用的人才,不是你的就是我的,从而使大家始终保持对皇权的威慑力……

  可细看,大家也都是竞争关系。

  水中行舟,想保持优势,不一定非要自己努力划船,可以把别人的船凿穿,可以把别人的船往后拖拽……

  你不是这个圈子的,那你举荐的人才再有真才实干也没用。

  可大家要是一个圈子的——

  你帮我,我帮你,大家共同进步嘛。

  这又牵扯到地盘、势力划分……

  从单个世家豪族到区域性抱团的世家豪族,再到整个国家的划分。

  这玩意儿也是一座金字塔。

  皇帝也就是在某些重要城池、关隘,才能保持着绝对的影响力。

  有些州府、城池,世家家主的手书比皇帝的圣旨威力还大。

  都不聊边疆、不聊远离权力中枢的州道。

  就好像,大家公认,关内道是皇帝的。

  问题来了,关内真的都是皇帝的?

  大大小小的世家不服!

  乃至,李二手下的文臣武将,不服!

  无非是关内道距离皇权近,大家大多也都投资、支持过李家,甚至给朝堂让渡过一部分权利……乃至,就算都是李二麾下,可李二下放的权力就那么多,你多点,我就少点,大家肯定会抱团啊!

  从祖上聊,从姻亲聊,反正是各种前置条件下,能划分出天差地别的圈子。

  当然,你要是想要准确划分势力范围……划分不了,都是一个大概区间,权利也是流动的,世家和世家、世家和皇权,一直在努力互相侵蚀……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特别是,之前贵族豪强也算是一种值得骄傲的身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高傲,散出去的血脉,都出几服之外,那踏马就陌生人,硬要论的话,大家同姓之间五百年前说不定是一家,五万年前,那踏马都是一个部落,一个祖宗……

  除非是真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各种利益交换之后,才会吸纳进来,才会开分堂。

  现在不一样了。

  随着皇权愈发强势,世家豪族疯狂扩展外围成员,炮灰多了,世家豪族的含金量降低了……

  当然。

  大家对于世家豪族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尊敬、羡慕,还是没变。

  就好像……大部分李二的忠实拥趸,看起来位高权重,但是世家方面,懒得看他们一眼!

  都是——

  你跪下,我求你办点事!

  这时候,大家也都接受这个三观……

  要不说娶五姓女,哪怕娶个五姓寡妇都荣耀呢!

  你就破落户出身!

  别扯什么祖上,你祖上再努力扒拉,撑死也就是隋朝州府当过官,三品都不是的杂官……

  太踏马次了!

  聊祖上荣耀,世家都是往秦汉聊……甚至一路聊到春秋战国,最差都是聊自己老祖宗当年是哪个诸侯国的封君,从封地的名字、特色等等,取得姓。

  虽说都是虎死不倒架,可你聊的再嗨,该吃饭还得吃饭。

  碰上柳文岳这个从心底里就没看的起他们,别说让他跪下送上利益,他踏马没事儿都拎着刀,时时刻刻打算杀他们全家的……合作共赢呗,还能咋地。

  这波,大家混在一起之后,柳文岳也算是立棍了……草原,特别是商都,也算是公认的划分为柳文岳的地盘,别人想做什么大事儿,必须和柳文岳通过气,得到他的首肯才能做,否则,挨了嘴巴子,也别怨天尤人。

  以后吧,大家都是黄四郎,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自己人帮自己人,要把孤魂野鬼排除出去……

  ……

  “嗯?!找到了?”

  前脚,报纸的事儿平息,和世家豪族融为一体,后脚薛延陀大部队就漏出了马脚。

  双喜临门啊!

  柳文岳翻看地图片刻,根据各部前锋军成建制失踪的人数,从多到少,再到传回来的相关情报,很轻松的就能推断出敌人大致范围、数量……

  数量少,他们也不敢吃各部前锋军。

  柳文岳当即给军团各军下令……

  根据推测范围,各自在规定时间,运动到相应的地点。

  一定要兜住了!

  大家得美美的吃顿饺子!

  随着命令下发,无数的传令兵四散,朝着各部传达命令……

  某处。

  已经攻陷的,还有尚未扑灭的火光、满是鲜血味道、尸体随意丢弃的部落。

  无数男女老少被捆着手,羁押在一起,低声啜泣着,无数的士卒熟练的搜刮战利品,将所有部落的物品,按照价值不同,堆成几座小山……

  “商队还没来呢?”将军问道。

  “最快也得明天,大家收获都不小……慢慢排队呢,正好,咱们修整一天,明晚继续,斥候选了目标,刚好后天凌晨再吃下一个,咱们继续无缝衔接……”副手笑着开口。

  “没时间了。”

  将军拿着军令,沉吟片刻,指着地图:“把人都杀了吧,东西,能用的带上,用不上的,干脆一把火烧了……五个时辰后,咱们必须运动到狼子口高地。”

  副手没犹豫,点点头,立刻下去传达命令。

  很快。

  屠杀。

  放火。

  走人……

  无数散播在草原上的部队,先后接到命令,有的刚刚吃过大餐,正在休整,刚好,直接走,有的眼看即将吃到肉……没办法,军令如山,只能无奈鸣金收兵,立刻按照军令行事,也有的面对刚刚准备好的大餐,只好强卖给附近部落。

  从高空看,所有的部队,有条不紊的朝着各自军令的地点扑去,渐渐的形成一个包围圈的雏形。

  先是钉在相应地点,清除附近的危险。

  之后就是陷马坑、铁蒺藜安排,一步步的紧缩,规定好战场。

  而柳文岳的大帐,也缓缓向前移动,时刻注意包围圈是否有纰漏,各种协调,查漏补缺,以及,手握预备队,随时打算投入战场。

  这段时间是最紧张的……但凡对方从某个薄弱点跳出去,那整个计划就功亏一篑。

  同样,只要把包围圈做好,那此战的胜负几乎也就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