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栏目
作者:兰若寺小妖      更新:2024-11-01 03:40      字数:2419
  校友会这东西在七十年代只是一个民间概念。

  各大院校高高在上。

  正经大学谁家会设置校友会这么low的机构?

  直到后世各大院校出于各种实际考虑,这才不得不扭扭捏捏的设置了这个机构,然后暗中叫了一声“真香”!

  一九七八年的民大是什么样的大学?

  有时候调子比水木和燕大都要高。

  校友会不校友会的,你们毕业生自己玩玩就好了。

  所以谁也不会料到民大会开全国之先河,正式成立校友会这个机构。

  好在人家的理由都是现成的。

  恰逢复校大典,应广大毕业生的请求,为了方便毕业生之间互相联系,好帮扶生活困难的毕业生家庭,鼓励优秀毕业生资助贫困在校生的初衷……。

  反正理由长达七百多字,四十多条。

  最后学校勉为其难,应优秀热心在校生反复申请,特设立此福利性办公室,并派出几位退休老师予以指导。

  随后,学校钦点了几位优秀毕业生出任名誉会长。

  这些师兄师姐都欣然应邀,而且没一个人的级别是低于副省的。

  张宏城拿着几份新鲜出炉的校友会会员证书,代表校友会的介绍信亲自给人送上了门。

  某印刷厂的厂长看到证书时感慨万千,接着老师兄又看清楚了校友证书上印刷着的几个名誉会长和理事的名单。

  “几百本书而已,哪里用得上母校提前付款?先记账!”

  “小张师弟放心,我会安排我们厂最好的排版师傅,最好的纸和墨,五天之后,我让人给你送学校去。”

  老师兄果然言而有信,仅仅过去四天,四百本厚厚的资料书就被送到了民大。

  《民大高考总复习丛书》。

  手里有了实物,张宏城又开始了下一步操作。

  至于自家的漂亮媳妇,天天和也放假了的小姑子张玉敏四处逛街。

  ......

  最高广播电台大楼外。

  一位气质长相俱佳的中年妇人正在看手表。

  她在等人。

  中年妇人叫刘萍。

  作为最高广播电台的编导之一,能让她亲自在楼下等的人可见很不一般。

  她在等候的是民大的教导主任解明堂,也是当年她在民大读书时的恩师。

  刘萍等了大约十分钟,远远的看到一个年轻人骑着单车奔了过来。

  解老师抱着个手提包,正坐在年轻人的单车后面。

  双方一碰面,刘萍就开始打趣自己老师。

  “我的好老师,看来您真是老了,怎么连车都不会骑了?”

  又指着帅气的骑车小伙问。

  “这是您自己家的?还是咱们学校的?”

  “你师弟,大一的张宏城,以后啊,这件事都由他和你联系。”

  “才大一啊,”刘萍笑着打量了一番这个师弟,“有对象了没?我们电台可有不少姑娘哭着喊着要谈个咱们民大的呢!”

  “别乱扯鸳鸯谱,人家有媳妇,也是你一大的师妹。”

  “可惜了哟。”

  张宏城老老实实的跟在解主任的身后,听着这对师徒一通闲扯着走进了戒备森严的最高广播电台。

  他们这次来的目的是盯上了最高广播电台新增的一个栏目。

  随着七七、七八两届高考的连轴举办,最高广播电台也相应上头的号召腾出了夜里十一点到十二点的“垃圾”时段,正在筹备一款与高考挂钩的自学栏目。

  实际上这个栏目在历史上只存在了短短一个月。

  因为收听率实在是太低、而且被很多听众来信投诉,这才被取消。

  这个节目之所以收听率太低,一是因为知道这个节目的备考生太少,二是广播讲解的模式让很多人听得云遮雾绕,作用不大。

  “先知先觉”的张宏城在得知学校准备自己出版资料书的那一刻,立即就把主意打到了在最高广播电台工作的几位师兄、师姐头上。

  七十年代末,哪家宣传媒体覆盖率最高、宣传效果最强?

  除了公民日报之外就是最高广播电台。

  在从胖子那里得知这个仅仅存活了一个月的栏目消息时,张宏城整个人都兴奋到不能自已。

  1978年啊,利用最高广播电台打广......咳咳,做宣传,想想都刺激到不行。

  这个节目原本准备请的老师都是师大附中的,但在张宏城的提前“预警”下,秦主任拉着解主任在京里跑了一圈。

  硬生生的用“老子才是京城高考第一”的理由,把节目讲师的名额都抢了过来。

  换做别人来抢,师大附中是当然不会鸟的。

  可面对上线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民大补习班,他们实在没好意思坚持下去。

  直到现在为止,包括部里、台里、师大附中,甚至是此刻在接待两人的刘萍,都以为民大这边不过是想争个荣誉而已。

  就连解主任对于秦主任和张宏城的计划也是一知半解。

  秦主任没有过来,因为他在紧急给几位年轻教师进行培训。

  文化人嘛,打广告什么的,终究还是有些放不开。

  和师姐刘萍的对接很轻松,不过是确定了一下上节目的人选和科目顺序。

  确定了节目正式直播的日子,张宏城回到民大又笑眯眯的拿起了校友录......。

  民大毕业生在各大报社工作的堪称车载斗量。

  不少人甚至还是总编以上的职位。

  帮母校在最高广播电台的教育节目出点小力,自然是没人会拒绝。

  况且又有风向和文件支持,又涉及全民热度话题“高考”,给最高电台的教育栏目友情在报纸缝里做个一句话预告,又算得了什么?

  而在张宏城搞这个操作之前,还没人察觉到民大校友群竟恐怖如斯。

  《公民日报》、《光辉日报》、《青年晚报》......。

  七月十三日,夜里,十一点整。

  全国不知多少有志参加高考的年轻,挤在收音机前,手里拿着笔,紧张而又充满期待。

  “大家好,我是来自民大的刘秋娟老师,今天我先给大家讲解本次高考的政治试卷......。”

  “第一题的题目是.......。”

  “关于这道题的解答,其实在考前有些同学可能遇到过。”

  “收音机前京城地区的同学,可能有人看过我们民大出版的《民大高考总复习丛书》。这道题涉及的就是第二百一十四页,政治第一篇的内容,大家听我综合起来讲这道题......。”

  “我们再来看第二题,有书的同学可以翻到第二百四十八页,没有书的同学听认真了,我会讲慢一点......。”

  ......

  第二天。

  “大家好,我是民大的语文老师......,今天我也来给大家讲解一遍这次高考的语文试卷......。”

  “......这个题型很新颖,所以很多同学都出现了理解错误......。其实这道题还可以有更多的题型表现方式,我这本书上记载了四种,因为时间的关系,我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两种......。”

  第三天是物理......。

  一周之后,节目火没火张宏城不知道,但新华书店那边已经开始焦头烂额了。

  雪片似的意见信被扔进了新华书店的信箱。

  为什么买不到《民大高考总复习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