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万兽天罡阵
作者:
一支桃木 更新:2023-01-10 21:54 字数:5008
2009年,19岁的孙玲和朋友一起,坐上了前往深圳的绿皮火车。
经过14个小时的疲倦车程,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工厂车间流水线上的一名女工。
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告诉孙玲:你以后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进入epasystes公司,在纽约谷歌总部的办公室里办公,她恐怕打死也不会相信。
她只有高中学历,对编程一窍不通,没什么优渥的家世,更没有惊艳的容貌,她的未来和工厂里大多数女孩一样,似乎早已能够窥见:
拿着微薄但稳定的工资,按部就班地工作,到年纪找个差不多条件的男人结婚,一起攒钱还房贷,然后要个小孩
然而,这并不是玩笑,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01/
“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
这是年少时期的孙玲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她出生在湖南娄底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父亲是木匠,但在机器时代早已无法依赖手艺吃饭,只能和妻子靠种田养活一家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对于孙玲来说,童年的日子实在不算轻松:放牛、喂猪、插秧、挑粪什么都要干。爸爸觉得,女孩子帮家里干活,比读书有用多了。
事实上,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出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还能补贴家用,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个除了花钱没什么意义的事情。
孙玲的家乡
于是,小学毕业后,爸爸就不愿意送孙玲去读书,让她跟着舅舅们学习理发,以后也能养活自己。只是第一次剪发,她就剪得乱七八糟,也没有兴趣再学下去,便回到家里跟着爸妈干农活。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不仅单调而且辛苦,年幼的孙玲开始想着重新回学校读书。那个时候的她并没有多喜欢学习,也没想过可以通过学习改变什么,只是单纯觉得相比干农活或者学理发,读书的生活更加轻松自在。
爸爸一开始并不同意,后来在孙玲的软磨硬泡下,才算是勉强点了头,让她去上初中。
孙玲的父亲
初中三年结束,孙玲考上了县城排名第三的高中。
然而对女儿不错的中考成绩,爸爸却不以为意:“女孩子读完初中就可以了,高中就不需要去上了,读那么多书也没用。”
爸爸的不支持,与8月繁忙的农活,让孙玲错过了入学日期。
但孙玲却不愿意就这样放弃读书的机会,就此困在窄窄的天地里,于是请求亲戚,在轮番劝说下,爸爸才再一次勉强同意。
只是那个时候,已经错过了公立中学的报名时间,只能去县城里的民办高中,教学质量相对落后,“读的都是一些死书”。——2009年高考,孙玲的成绩在全校应届生中排名第一,却连二本线都没达到。
查到分数的那一刻,孙玲知道属于她的学生生涯结束了。
孙玲的高中毕业照,一排左四穿红衣服的就是她
/02/
面对清贫的家,和父母不愿意供她继续读书的眼神,19岁的孙玲,选择了和村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的路——出去打工。
2009年最炎热的8月,她和朋友坐上了那班南下的绿皮火车,到堂哥介绍的深圳一家电池厂上班,成为流水线上众多女工之中的一个。
那是孙玲第一次出远门,去一个陌生繁华的大城市,只是这座城市的绚烂精彩与她无关。
那个时候的孙玲与这座热情繁华的城市始终格格不入
工厂里每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孙玲负责电池的检测,工作算不上辛苦,却枯燥乏味到极致,不需要有思考,不需要有想法,甚至不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因为是计件算钱,干得多拿得也会多一点,孙玲第一笔工资是800块,后来干得熟练了,每个月也能拿到一千多。
这个工资在当时不算太低,但无数次她环顾车间,看着每个人机械地重复着一样的动作,悲哀地发现,她们所有人,和面前那些冰冷的机器,竟没有任何区别。
更让她觉得害怕的是,身边大多数同龄人却越来越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像极了《肖申克的救赎里》所说:那些墙很有意思,一开始你痛恨它们,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其中,最终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存在,这就是stitutionalization(制度化)。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想要逃离这种可以一眼看完一生的、流水线式生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也就在这个时候,曾经在心底种下的关于电脑的种子开始慢慢萌芽。
高考刚结束不久,有个软件培训机构在孙玲的学校搞了个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因为免费,好奇的她便报名参加了,具体的东西早已不记得,只记得通过电脑制作出来的酷炫ppt,深深震撼了自己,却没想到,日后这会为自己推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
孙玲本打算高中毕业去这个培训机构学习,只是八九千块的学费对于她的家庭太过沉重,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但那颗关于电脑的种子却就此在心底种下了,等待未来一天发芽开花。
回想起心中的电脑梦,孙玲开始一边工作,一边了解相关培训机构。
对于几乎是社会小白的她来说,这一路走的弯路也不少。
“第一次就被骗了2000块。
一次出门去了解一家电脑培训机构,等公交的时候,有个人找我说话,问我想不想换工作。我就和他聊起来,说想换个周末双休的文员工作。因为文员一般是配电脑的,这样我就可以周末自己用电脑学习了。
然后那个人就说他们是专门帮人找工作的,让我填表格,缴费,然后帮我安排面试。
我当时想,只要能找到工作,花一点钱也是值得的,于是把身上的400块和卡里的1600块全都交出去了。”
这一次的受骗经历,将孙玲存下来的一点点钱全都掏空,却让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经历多么浅薄,眼界多么狭窄,还“活在自己那个无知的世界里”。
其实当时孙玲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学点本事,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从这个一成不变的池塘里跳出来。
一念既出,万山无阻。
孙玲记录下的深圳的早晨
/03/
改变很难吗?
改变世界,难!
改变自己,却只需要一份勇气,和一份坚持。
2010年,孙玲辞职了。
用此前攒下的所有钱,报了一个软件培训班的第一期课程,正式开启软件入门学习。
“我知道我必须要离开工厂后才能做出改变,即使我钱不多,恰好够学习软件编程的第一期,能学一期就是一期,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在出发之前,梦想永远只是梦想。只有上了路,梦想才会变成挑战,也只有经过挑战,梦想才会实现……梦想如鸡蛋,如果不及时孵化,就会腐败发臭。”
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更好地生活。
孙玲离开工厂时写下的日记:人生,从头开始
上午学习理论,下午上机操作,晚上6点到11点则去肯德基和餐厅打零工,赚房租和生活费。
她没钱逛街,没时间交朋友,每天只花几块钱,吃些便宜、可能不健康但能饱腹的东西。但在别人看来清苦的生活,对孙玲来说却甘之如饴,她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知识,填充自己。
结束第一期四个月的课程后,手里没足够的钱上第二期课程,应聘文员工作也屡屡被拒的孙玲,又报了另一家软件培训机构——只因为那里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还可以分期付款。
周一到周六,做电话客服;周三周五晚上和周日全天上课。
——q:“不觉得辛苦吗?想过要放弃吗?”
——a:“我也没有长期的一个计划和目标,也没有刻意去坚持做些事情,选择了,就去做了,做了就尽量去做完了。”
就这样,磕磕绊绊,一边打工,一边上课,一边拼了命地练习,孙玲完成了将近一年的编程学习。
如果你没有资金,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没有人脉,学习能力就是你唯一的武器,也是你最强大的武器。
你可以比别人低,可以起跑比别人晚,但是你学得快,所以你可以逆袭。
/04/
2011年下半年,培训机构一个合作公司来机构招聘。
学习拼命,能力也在众人中较为突出的孙玲面试成功,从此正式进入it行业。
工资3000(转正4000),朝九晚六,双休。
高中毕业后,孙玲曾梦想能够成为一名周末双休,月薪3000的白领。那个时候她觉得那个梦想如此遥不可及,然而当自己一步一步走下来,蓦然回首才发现,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2010年10月,孙玲在“说说”上写到,“真的很想有一台电脑”,而今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电脑。
工作稳定下来,生活也趋于简单,每天宿舍、公司两点一线,空闲时间就看看书,打打羽毛球。
一开始反对孙玲从工厂辞职的父母,也觉得女儿的改变很了不起。然而,父母觉得欣慰满足,孙玲却又不“安分”了。
2012年4月,她报名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每天下班后去学习英语,将近3万的学费,可以分期付款,好不容易攒的一些钱又全部交出去。
——q:为什么突然想要学英语?
——a:有几点考虑:一个是进入职场后,生活变得很简单平淡,觉得需要去学点东西充实自己才行;另一个是计算机语言是英语,感觉英语对工作很重要;而且我自己其实很笨,看到过一段话,说掌握一门新的语言,等于懂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想着学习英语让自己聪明一点;也是为了扩展自己的圈子,接触一些优秀的人。
2014年,孙玲创建了一个英语学习的公众号,用来分享整合一些英语资料,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一直坚持至今。
培训机构对于孙玲最大的帮助,是让原本害羞,担心犯错误被笑话的她,渐渐愿意开口说英语,愿意去犯错去改正,但真正的学习还是靠自己。
她下载了大量的英语音频资料在自己的p3里,把所有的零碎时间都用来学习,虽然不算明显,却也在一点点地进步。
2012年底,觉得凭借高中学历未来找工作困难的孙玲又报名了西安交通大学的远程教育,学费一万多,同样可以分期付款。
/05/
英语和远程教育的学习,让孙玲每个月的信用卡压力增大,为了让自己“富足”一点,她开始跳槽换工作。
一年多的工作经验不算突出,却已经足够让孙玲的工资翻上一番,从月薪3000到月薪6000。生活再一次恢复平静,却比以往充实了许多:上班、学英语、学习远程教育、读书、打羽毛球……
2014年,孙玲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
2014年10月29日,孙玲在自己的“说说”里写道:“我不大肯定我的方向,但是我希望自己能走远一点”,那一年,她的人生着实迎来了更多有意思的改变。
拿到大专文凭后,她又接着报了深圳大学专升本的自考,周末去深圳大学上课,十几个科目,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拿到了深大的自考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她还开始接触跑步,参加很多跑步活动,那一年的12月,跑了人生第一个“半马”,此后只要有时间,她都会穿着跑鞋去跑个几公里。
因为学习英语,孙玲总会找机会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在一次英语公益讲座里,她认识了一个玩飞盘的外国人,从此爱上了这项兼具技术与速度的运动。
参加马拉松
和队友去广州参加飞盘比赛
2015-2017年孙玲参加跑步和飞盘活动获得的奖牌
平日里生活节俭的孙玲,在飞盘活动上却难得的大方。
只要有飞盘赛事,自己有时间,手头又有闲钱,她便会立刻报名参加,比赛地点包括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东莞,珠海,香港,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
通过玩飞盘,她去了很多以前没去过的地方,也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那些经历丰富的人,让孙玲看到了以前从未想过的生活方式,也慢慢萌生了去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念头。
想去陌生的国度,经历一些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06/
2016年圣诞节聚会上,孙玲在卡片上认真写下了自己的愿望——我要去其他国家至少生活一年,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
那个时候的她,作为程序员进入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月薪已经上万。
只是内心还想走得更远一点,更远一点,“不想当一个普普通通、没有很多生活经历和没有谈资的程序员”。
孙玲借着《平凡的世界》,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2016年7月,孙玲曾看到过关于招聘赴美带薪实习程序员的广告,那时她便很感兴趣,简单了解之后,发现自己的资金不够,只能搁置。
等到2017年,想要出去看看不同世界的想法愈加强烈,想起去年看的招聘项目,于是开始仔细了解。
这是一所美国学校计算机科学的硕士项目,九个月的学习期,一年的实习期,要求有编程相关的工作经验,有本科学历,有可以正常沟通的英语水平,并且可以支付第一期的学习费用。
2012年学习英语,西安交通大学的远程教育,2014年报名深圳大学专升本的自考……孙玲未曾想到,这些跟随好奇心和直觉所做的事情,竟会在未来串联在一起,引领她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或许正应了乔布斯的那句话:你不可能充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点滴串联起来;只有在你回头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点点滴滴之间的联系。所以,你要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将在你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让人生变得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