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73
作者:希行      更新:2021-03-12 02:22      字数:2496
  她哼声道。

  室内嘘声顿起,制止春晓说话,其间夹杂着张双桐的笑声。

  “不要乱说。”柳春阳道,“她不是那种人。”

  春晓竖眉:“她怎么不是,以前她就跟着你们逛青楼吃花酒,我那时就看出来了,就是个花花肠。”又指着在座诸人,“你们这些读书人都一样。”

  室内年轻人们顿时叫屈:“我们是无辜的。”也夹杂着其他的声音:“春晓,也找来让我们看看呗。”诸如此类的的打趣。

  室内嘈杂又别有轻松。

  张莲塘敲了敲桌面制止了喧闹,含笑道:“不要说气话,让你选一些伶人来给她歌舞,就像我们读书时候,蹴鞠玩乐消遣一样,虽然现在她不用读书了,但也是很辛苦的。”

  春晓哼了声:“读书人就是读书人,享乐也能说得这般理所应当。”

  室内诸人再次都笑起来。

  “这可不是享乐,这是苦中作乐。”楚明辉道,“说起来三次郎也怪可怜,困在那皇宫里一个人,没得玩没得吃。”

  将面前的酒杯端起滋的一声嘬尽,又捡起一块辣鸭头大嚼,油手一甩点张双桐。

  “来,唱个惊梦。”

  张双桐手拨琴弦,扬声一啭,曲调摇曳:“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

  室内顿时齐声叫好,鼓掌,举杯,绚烂薰然。

  身在这般其中,春晓拉长的脸忍不住噗嗤笑了,对张莲塘娇嗔:“可是好气人,冬至大祭不让我跳主舞,竟然还好意思说我是自己人,让我替她做事。”

  张莲塘道:“正因为是自己人,才不能让你如此露面,如今相爷尚握大权,我们要韬光养晦,你跳了主舞,天下人聚焦与你,反而会给你引来麻烦。”

  春晓哼哼两声:“在莲塘少爷看来,她做什么都是对的。”

  张莲塘一笑道:“因为她做的都是对的啊,不是因为我说才对。”

  春晓撅嘴:“反正当了皇帝就是欺负人。”

  “不当皇帝的时候也欺负人。”张莲塘笑道。

  春晓哈的一声,眉眼笑开:“你看你看,我说得对吧,她就是坏的很。”

  张莲塘笑而不语,这种话天下大概也只有在这里能听到了吧,因为此时在这里的人,没有人真的认为她坏,没有人真的生她气,他们知道,她也知道。

  “春晓的重任我们知道了。”楚明辉道,看向一个方向,“春阳你的呢?”

  一直在听他们说话的柳春阳神情一顿。

  现在,他也不太想听重任这两个字,尤其是听完春晓的重任后。

  只说春晓的重任,大家还可以认为是享乐。

  如果在加上他的,那几箱子书,送进去,然后,看书,看男人歌舞,看

  不能再深想!

  “没什么,不是什么重任。”他端起酒杯道,“就是帮她拿了些藏在外边的书。”

  “所以说嘛,春晓你不对,我们三次陛下就是个真正的读书人。”楚明辉拍桌子道,“都当了皇帝了,还惦记要读书”

  别看我,别说了,别问,柳春阳将酒杯端起挡在眼前,但世上的事到底是难如愿。

  “春阳,都是些什么书?说来让我们也跟着读一读,我们知知堂也有些日子没有一起读书了。”

  “我没看,那么多呢。”

  “咿?你没看怎么知道那么多?”

  “我天生聪明,你不知道吗?”

  “所以还是花钱买的聪明,真的读书人就是随便扫一眼也能记住书名的。”

  “张双桐,你有钱你也买一个试试!”

  “我不。”

  聚在一起还是会吵闹争执,就像少年时一样,张莲塘微微一笑,斟酒一饮而尽。

  那个她,当年陋室草堂坐,案前也不忘有野花长草摇曳。

  那个她,岂是几场歌舞就能腐化奢靡沉沦。

  冬深夜寒,天色将明的时候,醉仙楼的热闹也散去了。

  环佩叮当响,春晓在廊桥上缓步而过,走进了一间房内,这里是阔朗的大厅,此时灯火依旧明亮,照着或者坐或者站着十几个少年,他们有的说笑有的抚琴有的则在轻甩衣袖活动腰身,看到春晓进来,大家都停下动作。

  春晓缓步在他们面前走过,视线一一扫过这些少年的脸。

  “哪有我好看。”

  “根本就没我好看。”

  “长的没我好看,跳的也没我好!”

  “凭什么不看我跳!”

  “真是气人!”

  伴着娇嗔嘀咕恼怒恨恨掠过,春晓在厅内站定,抬手挥了挥。

  “开始吧,一个一个来,让我看看你们跳的怎么样。”

  伴着京城零零散散响起的爆竹声,年节一步一步临近,几次朝会争论商议,与西凉王的合议终于达成了。

  西凉王同意索盛玄为质,西凉的使者会在不久之后来到京城,而索盛玄太子则会早一步被笃大人的兵马护送进京。

  “索盛玄本有我大周进士身份,所以进国子监当学监很合适。”

  “翰林院如果他愿意也可以,我大周包容四方。”

  “请陛下恩准。”

  坐在龙椅上神情专注的薛青含笑点头:“准。”

  虽然索盛玄为质,但还是要有个好听的名义,索盛玄钦慕大周儒学人尽皆知,又考过大周科举,让他在大周为官长留,这是合情合理又皆大欢喜。

  此事算是尘埃落定,官员们还要忙碌应对西凉使节等等琐碎后续之事,但足矣告慰大周臣民过个安心的年了。

  国泰民安,盛世终于在望了。

  但朝堂的纷争并没有因此而散去。

  “陛下,一开始就提议要索盛玄为质,结果也必然如此,议和还能早一些以及少些伤亡。”王烈阳道。

  “那可不一定。”方奇道,“如果不是索盛玄被俘,西凉王又怎会同意他为质。”

  “那就不议。”王烈阳淡淡道,“正可以看西凉王是否真有诚意,他若无意,我大周百姓则知此战之荣,殿下之功。”

  “现在议和又岂不是大荣大功?”方奇道。

  “方大人,你没接到西北那边弹劾笃的奏章吗?御史台这边都堆积如山了。”有御史出列道,对薛青俯身一礼,“臣一直压着奏章,唯恐影响战局。”

  方奇怒道:“战事刚结束,你们就要弹劾将帅,岂不是要寒了天下兵将的心!”

  “奖罚分明,那笃矫诏贪功,在议和停战之际,以数万将士换取索盛玄被俘,揽功自夸,因为他有功而恕罪,那才是寒了天下将帅的心。”那御史冷笑,“秦潭公之祸可是还未散尽呢。”

  “真是胡言乱语!”

  “矫诏贪功可有证据?”

  殿内顿时吵闹成一片,王烈阳似是难以决断垂目,御史中丞闾阎也似乎没有听到,没有出言